道路交通伤害系安全带、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科学依据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一位伤害死因,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伤害已被证实是可以通过各种策略和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健康行为
乘车或驾车时要系安全带;儿童应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应安装在后排左侧(在司机后方),严禁儿童单独或由家长抱着坐在副驾驶位置。
驾驶摩托车时要佩戴头盔,要系好带子,而不是简单地把头盔扣在头上。购买头盔时,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适合自己头部大小、颜色鲜明的头盔。
不超速驾驶。
自己酒后不开车,同时要劝阻喝了酒的亲友不开车。
禁止无证驾驶和疲劳驾驶。
注意步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增加自身的可视性(如佩戴反光材料)。
注重车辆维护保养。
跌倒/坠落加强监管、使用安全产品、保证居家安全,预防儿童跌倒/坠落。科学依据缺乏成人的看管是造成跌倒/坠落的重要危险因素。楼梯、窗户、阳台均是学龄前儿童发生跌倒/坠落的重要潜在致伤因素,婴儿使用学步车也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
健康行为
婴儿床、椅子、大床、沙发和其他儿童可以爬上去的装置远离窗户和阳台。 ...
导读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此时气温逐渐回暖,降水增多,但寒湿之气仍存。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雨水节气需注重“健脾祛湿、温补阳气”,同时结合现代营养学,合理选择食材以增强体质、预防春季多发病。
饮食原则
健脾祛湿:湿气渐增,需多吃山药、薏米、赤小豆等食物,促进脾胃运化。
温补驱寒:适当食用红枣、桂圆、生姜等温性食物,抵御余寒。
润燥护肝:春季肝气旺盛,可增加绿叶蔬菜、枸杞、蜂蜜等柔肝养肝食材。
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如鱼肉、豆制品、鸡蛋等。
食谱推荐【薏米赤小豆山药粥】食材:薏米、赤小豆、山药、粳米。功效:健脾祛湿,适合晨起水肿、消化不良者。【姜枣茶】食材:生姜、红枣做法:生姜3片+红枣5颗切片,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加红糖调味。功效:驱寒暖胃,提升阳气。【菠菜猪肝汤】营养搭配:菠菜补铁,猪肝富含维生素A和血红素铁,预防春季贫血。
注意事项
湿热体质慎补:若舌苔黄腻、易长痘,减少温补食材(如羊肉),增加冬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
忌生冷油腻:避免过量冷饮、油炸食品,以防加重脾胃负担。
过敏人群注意:春季花粉过敏高发,慎食海鲜、芒果等易致 ...
健康管理
未读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科学依据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可损伤血管、引起代谢紊乱、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寒冷刺激和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血管收 缩、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行为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预防和控制高血糖。
养成合理膳食习惯,少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戒烟限酒。已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饮白酒。
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身体保暖与气温变化,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科学依据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心肌缺血,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可以保住心肌和生命。
健康行为
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警惕: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 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饱餐、寒冷或情绪激 ...
肠道传染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科学依据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可使水受到污染。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可造成病原体扩散。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健康行为
注意日常卫生,参见第一章基本健康行为“日常卫 生”内容。
预防肠道传染病九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是肠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科学依据大多数传染病在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识别肠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但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防止疫情扩大。
健康行为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出现群体肠道传染病现象,应在去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保留残留食物。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保持个人手的清洁。科学依据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 ...
健康管理
未读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远离癌症,要从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做起。科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坚持不吸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的生活方式和防治有关的感染,可预防40%的癌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是预防癌症的第一要务。
健康行为
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保持正常体重。
接种乙肝病毒疫苗。
改善居室通风条件。
成年妇女经常乳房自查、定期做宫颈癌细胞学检查。
加强劳动保护、减少致癌物的职业和环境接触。
避免长时间强烈阳光照射。
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减少污染。
远离烟草可使您远离多种癌症。科学依据吸烟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咽癌和食管癌的主要原因,是膀胱癌、胰腺癌、肝癌、子宫颈癌、肾癌、胃癌、结直肠癌和某些白血病的促进因素。
健康行为
不吸烟。
已经吸烟的要尽早戒烟。
避免被动吸烟(吸二手烟)。
健康的饮食可使您远离多种癌症。科学依据很多癌症的发生与不健康饮食关系密切,如食管 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健康行为
少吃熏、腌、泡、炸食品,如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熏制食物及泡菜等。
少吃过烫、过咸、过硬食物,限制盐的摄入(包括盐腌食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
避免 ...
健康管理
未读糖尿病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尽早发现糖尿病。科学依据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和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上述症状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疲倦和视力模糊。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健康行为(1)判断自己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根据自己的情况,请核对以下问题:
年龄≥45岁。
曾被告知是空腹血糖受损者和/或糖耐量低减者或糖 ...
健康管理
未读高血压对健康危害严重,应定期测量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科学依据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高血压通常无症状,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水平,早期发现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慢性病预防控制│第 67 页
健康行为
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
35岁以上成人提倡每年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 mmHg)每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血压的测量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取坐位,保持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表2-2 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和分级
分类
收缩压(mmHg)
关联性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 ...
健康管理
未读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科学依据血脂异常(又称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过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
健康行为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的测定。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
以下人群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科学依据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因此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脂可以有效预防并 ...
导读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养生显得尤为重要。这篇博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帮助您在立春时节通过饮食调理、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调养来保持健康。此外,还包括预防春季疾病的建议,让您在享受春天气息的同时,保持身心的健康。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立春快乐,健康常伴!
养生贴士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此时,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升,是养生的好时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中医认为立春时节顺应自然变化进行养生,有助于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以下是一些立春节气养生的小贴士,帮助您在这个季节保持健康:
1.立春起居:早睡早起养肝气立春时节,正值早春,在起居方面,重点为养肝,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建议做到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早上起床后拉伸下身体,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了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了起来。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气候变化较大,天气渐暖尤寒。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 ...
导读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喜庆。然而,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保持健康同样重要。这篇博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帮助您在春节期间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运动、良好作息、合理饮酒、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通过这些方法,您可以在欢庆的同时,保持身心的健康,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春节。
健康贴士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和庆祝的时刻。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保持健康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春节期间保持健康的小贴士:
1.饮食均衡春节期间,丰盛的美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过量的油腻食物和甜点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尝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饮食的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此外,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
2.适量运动尽管春节是休息和放松的好时机,但适量的运动仍然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或做瑜伽,帮助消化和保持身体活力。如果天气允许,可以和家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如爬山、骑自行车等,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家庭感情。
3.保持良好的作息春节期间,熬夜看春晚或与亲友聚会是常见的活动,但要注意保持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