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计划:让正气更充盈

导读

2025年霜降节气时间为10月23日11时50分,农历九月初三。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与冬季的临近。此时气温骤降,霜露初降,正气易虚,邪气易侵。如何在霜降时节固护阳气、充盈正气?让我们一起开启霜降节气的养生智慧。

一、概述

1.霜降由来

“霜降”意指气温骤降,地面开始出现霜冻。古人称“霜降者,阴气渐盛,露结为霜”,标志着秋季的结束与冬季的临近,是秋冬交替的重要节点。

2.气候特点

(1)霜冻初现:北方地区清晨常见霜冻,南方也感寒意。
(2)寒气加重:冷空气频繁,气温明显下降。
(3)秋燥未尽:空气依旧干燥,呼吸道和皮肤易受影响。
(4)阳气渐弱:人体阳气收敛,正气易虚,需加强温补。

3.物候特征

(1)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猎,动物活动频繁。
(2)二候草木黄落:树叶枯黄飘落,万物凋零。
(3)三候蜇虫咸俯:昆虫蛰伏,准备越冬。

4.习俗活动

霜降节气有“吃柿子”“登高避寒”“赏菊祭祖”等习俗,寓意驱寒保健、祈福安康,也体现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应对智慧。

二、饮食养生

补气养血,润燥温阳

  1. 补气类:黄芪、党参、山药、红枣。
  2. 养血类:黑芝麻、桂圆、枸杞、猪肝。
  3. 润燥类:银耳、百合、蜂蜜、梨。

禁忌提醒:少食寒凉生冷,避免伤阳气;体虚者慎食寒性水果如柿子、香蕉。

三、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固护阳气

  •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伤阳。
  • 适时添衣,重点保护颈部、腹部、足部。
  • 室内保持温暖干燥,防止寒湿侵体。

四、运动养生

适度锻炼,增强正气

  • 推荐项目:太极、八段锦、慢跑、登山。
  • 清晨锻炼应避风寒,穿着保暖。
  • 运动后及时补水,避免寒邪入体。

五、情志养生

调畅情绪,宁心安神

  • 秋末情绪易低落,应保持乐观积极。
  • 可通过冥想、书法、音乐等方式舒缓心情。
  • 多晒太阳,增强阳气,提升免疫力。

六、预防疾病

1.寒邪侵体

霜降时节寒气加重,人体阳气趋于收敛,易感风寒。应加强保暖,尤其是清晨和夜间外出时注意添衣。

2.呼吸系统疾病

干燥与寒冷并存,易诱发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建议多喝润肺茶饮,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冷空气。

3.心脑血管疾病

气温骤降易诱发高血压、心绞痛、脑梗等疾病。中老年人应注意情绪稳定、饮食清淡、适度锻炼。

4.皮肤干裂

霜降后空气干燥,皮肤易干裂瘙痒。应多补水、使用润肤品,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等润燥食物。

七、养生食谱

1. 黄芪鸡汤

【功效】补气固表,增强体质
【配方】黄芪15g、鸡腿肉300g、姜片3片、盐适量
【做法】鸡肉焯水后与黄芪、姜片炖煮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 银耳枸杞羹

【功效】润肺养阴,安神助眠
【配方】银耳10g、枸杞10g、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小块,煮至软糯后加入枸杞和冰糖再煮10分钟。

3. 红枣桂圆粥

【功效】补血养心,温中益气
【配方】红枣5枚、桂圆10g、小米50g
【做法】小米洗净煮粥,加入红枣和桂圆煮至粘稠即可。

4. 山药莲子粥

【功效】健脾益肾,增强正气
【配方】山药100g、莲子20g、大米50g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莲子去芯,与大米一同煮粥。

八、养生茶饮

1. 黄芪红枣茶

【功效】补气养血,增强免疫
【配方】黄芪10g、红枣5枚
【做法】煮水15分钟,代茶饮用,适合晨间饮用。

2. 桂圆枸杞茶

【功效】养心安神,补肝益肾
【配方】桂圆10g、枸杞10g
【做法】热水冲泡或煮水10分钟,适合晚间饮用。

3. 百合麦冬茶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安神
【配方】百合5g、麦冬5g、甘草2g
【做法】热水冲泡或煮水15分钟,代茶饮用。

结语

霜降至,寒气重,养生宜固护阳气、充盈正气。顺应节气,调养身心,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健康的呵护。愿你在这个秋尽冬来的时节,饮食温润,正气充盈,安然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