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计划:让情绪更平和

秋分养生计划:让情绪更平和
乐活星球导读
2025年秋分节气时间为9月23日凌晨2时19分,农历八月初二。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此时气候宜人,但秋燥仍在,情绪易波动。如何在秋分时节调和阴阳、安定情绪、润养身心?让我们一起开启秋分节气的养生智慧。
一、概述
1.秋分由来
“秋分”意为昼夜等长,阴阳平衡。古人有“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之说,象征着自然节律的和谐。
2.气候特点
(1)气温适中:白天气温舒适,早晚略凉。
(2)空气干燥:秋燥仍在,易引发咽干、皮肤干裂。
(3)昼夜平衡:昼夜时间相等,利于调节作息。
3.物候特征
(1)一候雷始收声:雷声渐息,天气转凉。
(2)二候蛰虫坯户:昆虫开始蛰伏,准备过冬。
(3)三候水始涸:水汽减少,干燥加剧。
4.习俗活动
秋分有“祭月”“送秋牛”“吃秋菜”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节气平衡与丰收的敬意。
二、饮食养生
润燥养肺,平衡阴阳
:秋分饮食应以滋阴润燥、调和五脏为主。
- 润燥类:梨、银耳、百合、芝麻、蜂蜜。
- 养肺类:山药、莲藕、杏仁、枇杷。
- 调和类:小米、红枣、芡实、南瓜。
禁忌提醒:少食辛辣煎炸,避免助火伤肺;体虚者慎食寒凉食物如西瓜、绿豆。
三、起居养生
顺应节律,调和阴阳
:秋分应顺应昼夜平衡,调整作息,安神养气。
- 作息建议:22点前入睡,晨6点起床,午休不超过30分钟。
- 环境调节:早晚适当添衣,保持室内通风干爽。
- 睡前安神:泡脚、冥想、听轻音乐有助安眠。
四、运动养生
动静结合,舒展筋骨
:运动应适度,避免剧烈出汗伤阴。
- 推荐项目:太极、八段锦、慢跑、登山。
- 雨天可做室内瑜伽、拉伸、呼吸训练。
- 运动后及时补水,推荐饮用银耳汤、蜂蜜水。
- 注意保暖,避免运动后受风感冒。
五、情志养生
情绪平和,心神安定
:秋分时节情绪易波动,应注重心理调节。
- 情绪调节:书法、绘画、园艺、静坐冥想有助安神。
- 心理建议: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悲秋情绪,尤其老年人应防范抑郁与孤独感。
六、预防疾病
1.秋燥与咽干
空气干燥易引发咽干、干咳,应多饮水、食用润肺食物如梨、银耳。
2.感冒与风寒
昼夜温差大,易感冒,应适当添衣,增强体质。
3.情绪波动
秋分情绪易起伏,应注重心理调节,保持心情平和。
七、养生食谱
1.银耳雪梨汤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养阴。
【配方】银耳、雪梨、冰糖。
【做法】银耳泡发,雪梨切块,煮汤食用。
2.山药莲藕粥
【功效】养肺健脾、润燥安神。
【配方】山药、莲藕、小米。
【做法】煮粥食用,适合早餐。
3.百合炒木耳
【功效】润肺清热、养心安神。
【配方】百合、黑木耳、胡萝卜。
【做法】炒制食用,清爽可口。
4.芝麻核桃糊
【功效】润燥养阴、补脑益智。
【配方】黑芝麻、核桃、糯米。
【做法】磨粉煮糊,适合早餐或晚间饮用。
八、养生茶饮
1.润肺茶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生津。
【配方】麦冬5g、百合5g、甘草2g。
【做法】热水冲泡,代茶饮用。
2.枇杷叶杏仁茶
【功效】止咳润肺、清热化痰。
【配方】枇杷叶3g、杏仁5g。
【做法】煮水代茶饮,适合午后饮用。
3.红枣桂圆茶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燥。
【配方】红枣5枚、桂圆10g。
【做法】煮水代茶饮,适合晚间饮用。
九、结语
秋分虽凉,燥气仍在,养生正当时。顺应节气,调和阴阳,是对自然的顺应,也是对健康的呵护。愿你在这个昼夜平衡的时节,饮食适度,情绪平和,清润度秋。
参考资料
[1]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