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计划:让身体更清凉

小暑养生计划:让身体更清凉
乐活星球导读
2025年小暑节气时间为7月7日10时12分,农历六月初十二。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标志着炎夏正式拉开帷幕。此时气温持续升高,暑气渐盛,湿热交织,人体易感疲乏、心火旺盛。如何在酷暑来临前做好养生准备?让我们一起开启小暑节气的清凉养生之道。
一、概述
1.小暑由来
“小暑”意为“暑气小,尚未极热”,但已是炎热的前奏。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调养身心。
2.气候特点
(1)高温持续:多数地区进入高温阶段,日照强烈。
(2)湿气加重:南方梅雨未尽,空气湿度大,闷热感明显。
(3)雷雨频繁:午后雷阵雨增多,气候变化快。
3.物候特征
(1)一候温风至:热风吹来,暑气渐浓。
(2)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开始在屋檐下栖息,避暑纳凉。
(3)三候鹰始鸷:老鹰在高空盘旋,捕食活跃。
4.习俗活动
小暑节气有“吃伏面”“晒伏姜”“送暑船”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暑气的应对智慧与对健康的重视。
二、饮食养生
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小暑饮食应以清淡、解暑、健脾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 清热类:绿豆、苦瓜、荷叶、莲子心。
- 祛湿类:薏米、赤小豆、冬瓜、茯苓。
- 健脾类:山药、白扁豆、芡实、小米。
禁忌提醒:少食冰冷、生冷食物,避免伤脾胃;湿热体质慎食荔枝、榴莲等热性水果。
三、起居养生
避暑纳凉,调养心神
:小暑昼长夜短,应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伤心气。
- 作息建议:23点前入睡,晨6点起床,午间小憩20分钟。
-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通风,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
- 睡前养心:泡脚、冥想、听轻音乐有助安眠。
四、运动养生
避暑健身,动静结合
:运动应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
- 推荐项目:太极、八段锦、游泳、快走。
- 雨天可做室内瑜伽、拉伸、呼吸训练。
- 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防止湿邪侵体。
- 补水建议:饮淡盐水、绿豆汤、荷叶茶等。
五、情志养生
养心安神,调畅情绪
:小暑属火,火主心,情绪易烦躁,应注重心理调节。
- 情绪调节:书法、绘画、园艺、音乐等有助舒缓心情。
- 心理建议: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尤其中老年人应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六、预防疾病
1.中暑与热感冒
高温易中暑,应避免暴晒,适当饮用清凉饮品如绿豆汤、荷叶茶。
2.湿疹与皮肤病
湿气重、出汗多,皮肤易生湿疹、痱子。应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干爽。
3.消化系统问题
暑湿困脾,易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饮食宜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七、养生食谱
1.荷叶绿豆粥
【功效】清热解暑、利湿消肿。
【配方】荷叶、绿豆、大米。
【做法】绿豆煮至半熟,加入荷叶和大米煮粥。
2. 苦瓜炒蛋
【功效】清热解毒、养心安神。
【配方】苦瓜、鸡蛋。
【做法】苦瓜切片焯水,炒蛋后加入苦瓜翻炒。
3.冬瓜薏米汤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肿
【配方】冬瓜、薏米、排骨(可选)
【做法】薏米煮熟后加入冬瓜煮软,加盐调味。
4.山药小米粥
【功效】健脾益气、养胃安神
【配方】山药、小米
【做法】煮粥食用,适合早餐。
八、养生茶饮
1.三花茶
【功效】清心安神、疏肝解郁。
【配方】菊花、玫瑰花、茉莉花各3g。
【做法】热水冲泡,适合午后饮用。
2.荷叶薄荷茶
【功效】清暑解热、醒脑提神
【配方】荷叶5g、薄荷3g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3.薏米茯苓茶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配方】薏米10g、茯苓10g
【做法】煮水代茶饮,适合湿气重人群。
九、结语
小暑虽热,养生不怠。顺应节气,调养身心,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健康的呵护。愿你在这个暑气渐盛的时节,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心情舒畅,清凉一夏。
参考资料
[1]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