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指南:谷雨节气如何养生

导读

2025年谷雨节气的时间是‌4月20日3时55分45秒‌,农历三月廿三。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雨水增多,湿气渐重,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注重“健脾祛湿、疏肝养阳”,以适应气候特点。以下是一些谷雨的养生建议!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谷雨还有“雨生百谷”的意思,意思是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我国古代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表示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声声鸣叫,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蚕宝宝将要生长。

一、饮食调养

1.祛湿健脾

谷雨时节湿气加重,易困脾胃,可多吃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山药、芡实、冬瓜、白扁豆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推荐食疗:薏米红豆粥、山药排骨汤、茯苓饼。

2.柔肝养肝

春季肝气旺盛,谷雨时需防肝火过旺,可适当食用菠菜、芹菜、荠菜、菊花茶、枸杞、玫瑰花茶等清肝柔肝之品。

3.清淡饮食

减少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少食生冷(如冰饮、寒性水果),以防寒湿内停。

二、起居作息

1.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黄帝内经》提倡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谷雨时节,白天变长,夜晚缩短,我们应顺应天时,适当晚睡早起,但最晚别超23点,避免熬夜,以免损耗阳气。中午小憩30分钟到1小时,能缓解疲劳,提升下午工作效率。

2.注意防潮祛湿

 保持居室通风,可用艾草熏香或放置除湿剂,避免湿邪侵袭。衣物被褥勤晾晒,防止湿气滞留。

3. 保暖关节

谷雨后湿气加重,关节炎患者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淋雨、涉水。可适当艾灸足三里、关元、阴陵泉等穴位,健脾除湿,增强抗病能力。

三、运动养生

1. 适度运动,微汗为佳

清晨或傍晚,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排湿。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汗出过多会损耗阳气和津液。运动后,别马上洗澡,等汗干后再用温水冲洗,否则湿气易趁机入侵。

2. 晨练避风,护阳气

清晨运动时注意防风,尤其避免头部、颈部受凉。

四、情志养生

1. 保持情绪平和

谷雨时节肝气旺盛,若情绪波动大,易肝郁气滞。日常可通过听音乐、冥想、踏青等方式疏解压力。避免大怒、焦虑,以免肝阳上亢引发头晕、血压升高等问题。

2. 多接触自然

谷雨时节草木繁茂,闲暇时,到户外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生机,让心情愉悦,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利于肝气舒畅,维持身心健康。

五、预防疾病

1. 防花粉过敏

谷雨时花粉浓度高,过敏体质者外出需戴口罩,减少接触过敏原。

2. 增强免疫力

可适当服用黄芪、党参、大枣等补气食材,或按摩足三里补中益气,增强体质。

3. 防风邪入侵

早晚温差较大,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背部保暖(背部为“阳气之海”)。

六、谷雨养生小贴士

1. 穴位保健

每日艾灸足三里(健脾)、太冲穴(疏肝),每穴30分钟左右。

2. 食谱推荐

1)白玉猪小肚汤

【功效】祛湿消肿。
【配方】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500克。
【做法】①将猪小肚洗净切块,用盐、生粉拌擦,再冲洗干净;放入开水锅中煮15分钟,取出在清水中冲洗。②红枣去核后,与白茅根、玉米须一起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与猪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内,加入清水8碗左右。③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可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生油。

2)养生五米饭

【功效】有效补充膳食纤维,但消化系统欠佳者慎食。
【配方】大米70克,红米70克,黄米70克,黑米70克,高粱米70克。
【做法】①将5种米混合在一起,用筷子画圈搅拌淘洗两次,不要过度搓洗,以免营养物质流失。②将洗好的米放入清水中浸泡45分钟,水量和平时煮米饭的水量一样。③浸泡后入锅煮,煮好后再焖20分钟口感更佳。

3)炒扁豆煲凤爪

【功效】利水化湿、健胃补气。
【配方】中药炒扁豆150克,鸡脚4对,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①炒扁豆稍浸泡,洗净;鸡脚去甲,切开,用刀背敲裂,洗净;猪瘦肉洗净。②将上述材料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 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即可。

4)韭菜炒蘑菇

【功效】健脾开胃、补肾助阳。
【配方】适量韭菜、蘑菇。
【做法】①将蘑菇和韭菜清洗干净,把韭菜切成段,把一片蘑菇撕成两到三瓣。②烧一锅开水,将蘑菇放入开水中煮熟。③油锅加热,把韭菜放入锅中翻炒,等韭菜快要变色时再把蘑菇倒入锅中一起炒,其间加入适量调味料。

3. 茶饮推荐

1)豆蔻砂仁荷叶饮

【功效】消食除胀,行气理中。
【配方】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半张。
【做法】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洁净纱布滤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2)和胃调脾茶

【功效】健脾和胃,主治脾胃失调,谷物消化慢。
【配方】生白术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炒谷芽10克。
【做法】煎水代茶饮。

4.禁忌

忌过度进补,尤其湿热体质者应避免人参、阿胶等滋腻之品。

七、结语

谷雨是春夏过渡的关键时期,养生重点在于“健脾祛湿、疏肝理气”。最美人间四月天,谷雨节气植物逐渐繁茂,生机旺盛,顺应自然变化,多参加户外活动助人体舒展阳气,为夏季健康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1]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3版)》